近日,由四川大学、中华教育文化交流基金会、香港理工大学共同筹办的“川港优秀大学生千人交流计划——四川大学优秀学生粤港澳大湾区研学交流”暑期项目顺利举办,共计派出32名川大学子前往粤港澳大湾区进行交流和学习。
粤港澳大湾区(英文名称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缩写GBA)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珠三角)九个地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在本次交流活动中,来自我校的本硕博优秀学生分别在香港、珠海、广州进行游学。在港交流期间有幸邀请到杨健明教授、闫洪教授等国际知名教授为学生开展了主题讲座。在境内参观拜访珠海横琴新区,广州南沙等地也让学生对当今祖国发展战略前沿有了更深的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川港交流、粤港澳大湾区研学交流期间,同学们在专题讲座中学习香港教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情况,在参访活动中拓宽眼界、增长见闻。交流期间,各位同学与老师乐于互动、积极交流,展示了川大学子的优秀素养,学习生活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结下深厚师生情谊,圆满地完成了此次交流任务。
作为七天行程的第一场专题讲座,杨健明教授一开口便圈粉无数,从香港社会现状谈香港教育,从高等教育到教育改革,杨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川大学子简洁而全面地阐述了香港教育及教育现代化的相关内容,带领川大学子了解许多关于香港的大学的情况。杨教授的这场讲座,让交流团的同学们学习到的不仅是关于香港教育的一系列情况,更打动人心的是香港对于教育问题的执着与重视,相信这会对内地教育问题有进一步的思考与完善。
在听完杨教授的讲座后,下午我校学子又有幸听到了毕业自我校数学系,现香港理工大学物流及航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阎洪教授为来自我校的学生们带来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讲座。时任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的阎洪教授出色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储量搭配他对事件独特的剖析见解,为大家带来了“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国家战略介绍以及现在的发展状况,用香港的工作观为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浓烈的爱国情怀引发大家的共鸣。
到达香港的第三天,大川视界交流团的老师同学便开始了此行最重要的几站——走进五所著名的香港高校,其中了解的最为深入的,就是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大学内,花岗岩伫起的本部大楼,现代化的图书馆无不展露着港大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
大川视界交流团进入港大后的第一站,是参观其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本部大楼,随后便去到港大主图书馆参观学习。此次,我校交流团队参观的是由新翼和旧翼共同组成的主图书馆,顶层的冯平山图书馆中收藏了多版本、全套的四库全书以及大量的中文图书,从顶层往下,参观团队依次参观了多个不同的独立自习区域、合作学习区域、会议区域、研讨区域以及最底层的视障学生学习区域和科技区域,图书馆内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予以了交流团同学深刻的启发。
继访问了香港大学后,同学们又访问了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刚步入香港城市大学的大门,同学们立刻感受到了学校中浓郁的学术气氛。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集中学习了核电站模型和感受了香港的低碳能源教育。在等比例缩放模型和3D影片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工作机理和生产概况。老师们通过将香港新能源发展与香港城市现在相结合,给同学们描述了香港未来新能源的发展前景,更对香港的土地资源及能源的利用更加了解。
香港中文大学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同学们在天地合一前合影留念,在中国文化研究所观览文化和艺术展品。创校校长李卓敏在1978年中大第十九届颁授学位典礼上,曾解释香港中文大学命名的由来。他指出有一个普遍解释是中文即指中国文化,故此,中文大学是指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同学们在中国文化研究所观览文化和艺术展品,从图书馆中可以看到学校浓厚的文化艺术创新氛围。
随后就开始了本次访问的主要部分——交流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内地事务处高级主任黄丽玲、主任沈君倩、主任潘敬青,还有我校全体访问师生。首先,由黄丽玲高级主任致欢迎辞,热烈欢迎我校学子的到来。然后潘敬青主任对理大做了简要介绍,同学们通过观看两个宣传片对理大有了整体的认识。随后,沈君倩主任对香港理工大学的办学情况、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做了详细介绍。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们开展的服务学习科目,与我们相关的包括在四川开展农业、儿童视力康复、卫生大使等。本着“积知为用,成于济众”的宗旨,强调学习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大众,为社会做贡献。交流会议上各位专家讲授的内容,让同学们打破了传统观念,受益匪浅。最后专家们还重点介绍了同学最关心的留学深造的问题,并邀请了理大博士生学长魏元昊分享他的留学经验,同学们积极提问,主任和学长一一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分组参观了理大的创新馆和电动汽车实验室,同学们对理大专家骄人的科技成果及为社会带来的实用效益进行了深入了解和学习。
香港理工大学校园内,创新氛围浓厚,小小的创新馆中,大到嫦娥二号登月的探测器、治疗癌症的靶点药物,小到身材可变型模特,都是香港理工大学的创新成果。大川视界交流团的师生们在小小的创新馆内赞叹不已,不仅有对香港理工大学自身创新能力的赞叹,更有对校方鼓励创新力度的赞叹。
香港的不同学校展现不同的风貌,敬业乐群的香港城市大学,博文约礼的香港中文大学,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香港理工大学,笃信力行的香港浸会大学,不同高校环境氛围虽不同,但都向此次大川视界交流团的师生们展现出了他们的开放性、创新力和人性化,这些学校,在肩负起了创造突破的时代使命的同时,也不忘肩负起对下一代教育的责任。
此次高校交流之旅的最后一站,是参观往香港浸会大学,至此,此次大川视界访学团的走进香港高校的部分圆满结束。
在学习之余,川大同学们去往香港的自然与人文胜地参观,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第一站是香港金紫荆广场。广场上伫立着纪念香港回归的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广场被维多利亚港三面包围,景色美不胜收。
研学团香港游览的第二站是香港太平山。太平山位于香港岛中西区,是香港岛的最高峰。站在太平山顶可以俯瞰香港岛。山顶上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无一不被山顶的美景这副。蓝天、白云、青山、海港与摩天大楼交相呼应,构成一幅和谐的美丽图画。太平山风景秀丽,在研学团下山的路上,植物郁郁葱葱,不时有别墅小院坐落其间,别有一番意境。
除了感受香港自然景观之美,研学团还前往香港历史博物馆了解香港的历史,感受人文之美。进入博物馆内,同学们学习了解了香港的地理和生态资源、以及香港经济文化的发展史。
经过几天在香港的学习交流,同学们乘车经港珠澳大桥离开香港,前往珠海市。从香港出发,同学们需要经过两道海关,全程只需一小时便可抵达珠海。桥下是宽广无垠的大海,天边是一团团的白云。大桥将香港、澳门与大陆母亲连接起来。一路上,同学们不仅为大桥的设计和雄伟的规模赞叹,更重要的是,直观地感受到了我们伟大祖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
在珠海,同学们前往珠海日月贝大剧院参观。剧院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日月贝”这一独特的海洋物种,主体为一大一小两组“贝壳”构成,通透明亮,宛如镶嵌在海边的两颗明珠。同学们乘坐的大巴车还未靠近剧院,大家便可远远地眺望到剧院的风姿。剧院内部的展厅当中,张贴着许多来自海内外的戏剧、歌剧和音乐会的海报,可见剧院为珠海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在此次交流期间,研学团还前往参观了一些经济新区以及创新企业,了解国家鼓励青年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同时更进一步认识3D打印、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技术。
同学们参观的经济新区有珠海横琴新区和广州南沙新区。从新区展厅中播放的短片中,同学们了解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新区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吸引高端人才是新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新区提出了很多优惠青年的政策,如住房补贴等。新区为同学们未来的就业、创业去向提供了新的选择。
除了经济新区,研学团也前往创新企业及双创社区参观。位于珠海的粤港澳3D打印产业创新中心让同学们用双眼看、用双手触摸3D打印的最新成果。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各式各样的3D打印产品,小到人体骨骼,大到房屋建筑,打印材料从塑料到金属,引得大家连连惊叹。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受到很大的启发,将自己所学专业,如医学、生物、材料等与3D打印技术结合起来,激发出新的灵感。
同学们还前往广州云从科技公司体验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如机器协助购物等。除此之外,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车站、机场,协助安检。在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寻找失踪人口时,精确地人脸识别技术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结业典礼上,老师总结了此次活动,并且送上了对同学们未来的美好祝福。同学们也分享了自己在研学途中的所见所感。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尽管同学们对初到香港的第一天还记忆犹新,此次研学已经接近尾声了。对同学们来说,旅行虽短,内容却十分紧张丰富。一周内,同学们参观了四所香港名校,辗转三座城市:香港、珠海,广州,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技术,加强与香港师生的沟通交流。
研学团当中的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前往香港,但在短短的一周内,通过老师的精彩讲座,与香港同学的交流,以及多地参观,同学们对香港已经有了不少了解。大川视界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平台,此次香港之行不仅是同学们出发看世界的起点,更是一个跳板,相信在将来,同学们会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去看、去感受、去认识这个大千世界,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型人才。